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出现一轮普涨行情。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品期现价格大幅波动?在生产资料成本增加的现状下,各产业链企业是如何应对价格风险和稳定经营的?期货工具在这轮涨跌潮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各个产业链上下游可谓“冰火两重天”,而正面硬扛原材料价格风险的企业与科学利用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同样面临截然不同的境遇……
三维共振,流动性、供给端、需求端因素推高商品价格
大宗商品普涨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告诉记者,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诸多,但主线逻辑是一致的,就是海外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所带来的流动性溢价冲击,一些金融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如原油、铜等体现得较为显著。而这样的冲击,在宏观需求恢复之时更会成倍放大,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超出本身供需结构外的大幅上涨。
“本轮国内大宗商品的上涨,至少具备两大特点:普涨性和输入性。”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表示,国内的工业品大幅上行是基于国内供给端调控以及海外经济复苏的外需快速拉动。因此,国内定价的品种受到以“碳”概念为主的供给端影响较大,而国际定价品种则受到国际资源端供给不足以及海外需求拉动影响。由于疫情后期,中国生产、供应全球的结构一直存在,也导致了工业品价格具有输入性特征。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本轮大宗商品的上涨为流动性、供给端和需求端三个维度因素的共振形成。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是商品价格普涨的最重要的逻辑之一。
2020年,美联储为应对疫情以及大规模国债的到期兑付,货币供应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相应的,全球新增流动性超过20万亿美元。“从历史上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来没有如此之快,上世纪70年代是唯一接近这一水平的时期,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是仰仗着各国政府的债务为基础的,而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后是全球债务的高企,本轮流动性的核心是美联储资产负债的猛烈增加,继而引发了全球各国流动性的泛滥。在低利率环境下超额流动性难以避免带来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引发资产价格的飙升。”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说。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大宗商品具有普涨特征,而各板块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黑色系商品涨幅大、涨速快,品种间联动性较强,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全面扩大,相关品种期货价格均创出上市以来新高。“究其原因,一是全球货币环境保持宽松,通胀预期下大宗商品全面走强,美国热卷价格超过1万元/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钢价的锚,投机资金大量参与更加剧相关品种涨势。二是焦煤供应相对偏紧,由于中澳关系紧张、海外疫情反复,铁矿石发运恢复缓慢,原材料全线大涨从成本端推动钢价中枢上移。三是钢材自身需求旺盛,但产能增速放缓。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工信部提出要压减今年粗钢产量。3月份以来的限产,使市场预期的供不应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刺激了钢价大涨,吨钢毛利快速扩大。”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院长、投资咨询部总经理丁丁说。
“有色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资源端在海外,但冶炼端在国内,由于南美洲等地区疫情长期未得到有效防控,导致供应端偏紧。但终端消费在复苏,从而导致资源端利润较高,这在铜品种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李强说,铜、锌等品种的加工费持续维持在极低位置。这与黑色系存在较大差异。不过相比较而言,电解铝因为具有高耗能概念以及终端清洁消费预期,从而形成了产业历史少有的极高利润。
什么因素导致化工板块的上涨呢?丁丁认为,化工板块上涨属于结构性行情,油价上涨是国内化工品价格中枢上移的主要驱动力。从长周期看,本轮上涨取决于多方面原因,包括疫情的影响、成本端的影响以及意外事件的影响。疫情影响供需两端,但是,对于生产端的影响要明显强于对消费端的影响,供应的中断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推动化工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事实上,疫情之前,已经有部分商品因为自身基本面矛盾,在底部启动了上涨行情,疫情之中商品集体重挫后,大部分商品价格跌至冰点。随着疫情后期需求恢复和供给恢复的错配,将整个商品市场上涨动能点燃,因此,此轮商品上涨起点低,涨幅大,形成了系统性牛市,在不同板块间展开了轮动和传导。“近期因为国内政策调控,黑色金属、煤炭类商品价格高位回落,但定价权在国外的商品,依然处于强势格局。”丁丁说。
越产越亏,原材料成本高企,订单竟成企业“烫手山芋”
大宗商品过快上涨,各产业链上下游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上游企业受益价格上涨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大多数中下游企业却因原材料成本攀升叫苦不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上游涨价快、下游提价难“两头挤压”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与风险在逐渐加大。尤其是白色家电、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受影响十分明显。
“此次上涨给部分上游企业营利状况带来超预期的收益,但对下游企业的成本无疑带来很大的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对于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比较弱,利润大幅萎缩甚至亏损。”景川称。
据丁丁介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铜消费占比较大的电网、电源、固定投资、房地产施工等领域企业经营都受到不小的影响,铜价上涨使这些行业成本增加,开工受到限制。
“由于铜价太高,下游订单不足,铜杆的加工费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在铜价涨幅超过30%、财务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铜杆企业很难经营。”丁丁表示,今年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元年,但成本上行使光伏产业未来几十年都难以盈利。
铝市场下游也有着同样被挤压的遭遇。据国内某大型铝锭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电解铝价格从2020年疫情期间的最低不到12000元/吨,一路上涨几乎无回调,今年5月最高突破20000元/吨大关,创出13年来的新高。“过高的铝价明显影响了下游消费,下游畏高情绪较重,高铝价向下传导困难,有的加工厂甚至停工停产。”
事实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连带影响已在多个中下游行业显现,以塑料产业为例,塑料下游编织袋厂、无纺布厂、包装厂以及家电厂等均受波及程度较深。
“今年年初,家电行业便已掀起一波涨价潮,美的集团、TCL、海尔、海信等企业对冰箱、洗衣机、冷柜等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上调幅度在5%至15%不等。与此同时,由于成本骤升,一些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材料占据成本大头,当前价格下,生产越多亏得越多。对不少企业而言,订单竟然成了“烫手山芋”,只能停止接单。
有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部分下游行业亏损企业数占比仍超过疫情前和去年年底水平。
“以往面对涨价,下游普遍心态平稳,等价格回落后再采购,或者按需采购。但是今年上涨时间较长,下游越等待,价格越高,然后亏损越多。上游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下游利润压缩严重,濒临亏损,出现‘少接单,不接单’现象。”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邵世萍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产业链对于高价抵触心态偏强,宁愿停机也不亏本接单。
液体化工苯乙烯的价格上涨在产业链传导中也遭遇了“不畅”。
据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EB产品经理金佳介绍,在以往的上涨行情中,下游产品在原料上涨前期轻松跟涨,随着上涨幅度的加大,下游逐步传递成本能力减退,直至涨价受阻。“今年下游PS对苯乙烯涨价的传递能力明显弱于往年,EPS同样保持刚需范畴,对原料涨价的正反馈较为缺乏。由于下游企业传递原料价格的能力较弱,其积极备货或囤积原料的意愿偏低,因此始终保持刚需采购,有时甚至要采购最贵的现货维持脉冲式订单。”金佳称。
此轮涨幅最大的黑色系产业链受到冲击不容小觑。
“就钢铁行业而言,在宏观政策及供需基本面的反复影响推动下,钢厂利润变化快,成本管控难,钢厂现货生产运营调控不易。”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表示,厂家要么销售过快,钢材库存快速见底,出现大家戏说的“手无寸铁”;要么生产赶上来,出货太慢,存货跌价。
记者了解到,虽然近期有所回调,但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下游企业仍未摆脱成本上涨的困境。因价格向下传导困难,多以按销定采为主,备货上也“小心翼翼”。
功能凸显,期货市场“稳定器”作用惠及各产业上中下游
近年来,期货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
“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其实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商品牛市行情的延续,受全球央行再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新冠疫情下供应链中断问题频发的影响,很多实体企业从2020年开始就对通胀预期有较多的担忧,并开展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来管理价格风险。”丁丁称。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A股市场有近6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750份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较2019年增长近50%。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已经有近4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涉及有色金属、家电、环保、新能源、建材、粮油加工、饲料、养殖等诸多行业。
“相比以往,今年行情表现更加快捷。大宗商品在稳步缓慢上行的过程中往往有利于实体企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库存溢价,但过快的上涨往往很难匹配企业的订单,给企业造成较大的压力。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于风险对冲有了更明显的认识。”李强表示。
在本轮大宗商品涨价潮中,无论是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买入保值,还是贸易型企业买入锁定价格,卖出锁定利润,现货企业纷纷将衍生品作为稳定经营的利器,不同的企业对于期货工具使用的思路也存在差异。“例如,钢厂更希望利用黑色系期货来锁定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电解铝行业今年利润大幅上涨,企业在高利润背景下有些选择用期货锁定利润,也有企业利用高位卖出看涨期权获得一部分收入。”李强介绍。
在蔡拥政看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很多时候是追求确定性和防范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一般是通过期货工具锁定预期利润,例如企业做得比较多的订单利润管理即价格锁定以及交货期比较长的订单利润管理。
“当前,黑色品种处于向上有政策调整压制,向下有供需基本面支撑的价格区间波动阶段,应用场内或场外期权工具对黑色商品进行价格管理和保护更有效率,可以避免出现期现两端亏损,基差不利的状况。”他说。
“就电解铝行业而言,在产品端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原料端氧化铝等价格上涨并不明显,成本并无太大变化,当前行业获利丰厚。”国内某大型铝锭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锁住利润,另一方面在于充分利用基差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
“此轮行情中,不仅是企业的玻璃产成品在涨价,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迅猛增长,企业对原材料纯碱价格的上涨十分担忧。”望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望美实业)期货部负责人霍东凯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企业始终保持降本增效的操作思路,对原材料纯碱采取了买入保值和增加期现商采购渠道的方式进行采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原材料成本。
据霍东凯介绍,在此轮行情中,望美实业增加了纯碱的采购渠道,在每个合约与期现商进行点价交易,点价成功后转为现货交易。“例如在SA05合约上,由于交割压力,进入4月份后盘面价格开始下跌,我们开始与某期现商在盘面贴水超过50元/吨后进行连续点价,最终以1820元/吨的价格买入纯碱5000余吨,彼时市场价格在1920元/吨,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大宗商品上涨,对下游工厂影响较大。这些厂家也认识到了期货工具的重要性,不少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工具提前采取了买入保值锁定上游供应商供货价格。
“对于塑料加工企业而言,塑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容易导致其生产成本提高,侵蚀营业利润。在不能通过提高产品售价完全将风险转嫁给下游客户的情况下,塑料加工企业非常有必要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邵世萍说。
据她介绍,2021年1月4日,某塑料加工企业与下游销售商签订销售合同,交货日期为2021年4月1日,结算价格为合同签订时当地现货价格。该合同涉及的原材料主要是PP,合同签订时,PP现货价格在8200元/吨左右,按此价格计算,公司盈利。但是合同签订时,该公司尚未购进原材料,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该公司担心未来购进PP时价格上涨,因此决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买入保值。据了解,该公司以8099元/吨的价格买入与现货等数量的PP2101合约,以8908元/吨价格平仓所有期货合约。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该塑料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每吨增加800元,不过由于实施了买期保值,期货市场上每吨盈利809元,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相当于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降为8191元/吨。”邵世萍表示,通过买入套期保值交易,该塑料加工企业不仅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而且还因期货市场盈利较大,降低了原材料购买成本。
同样,对于聚酯企业来讲,今年的风控意识也有所加强。“有期货品种则直接通过期货市场套保,非期货品种则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和横向关联期货产品进行盘面保护。”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表示,“通过参与市场的切身感受,企业对于宏观风险的认知与应对意识更加明确。”
在邵世萍看来,期货市场有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它不光是工具和手段,也是市场经济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头部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期货市场,就不可能有我们企业今天,它给中游企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做大机会。我们现在是期现‘两条腿’走路,两者缺一不可。”邵世萍如是说。
推陈出新,期货公司最大程度满足企业个性化避险需求
自从去年疫情以来,企业对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较为强烈。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套期保值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以大宗商品为原材料的下游终端消费品企业。
作为标准化工具,期货市场能否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期货公司又做了哪些探索创新?
“现在客户希望利用衍生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采销体系、规章制度,因此,期货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设计好合理的套保方案与风控机制,在制订了风险管理方案后需要持续跟踪市场变化,并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朱斌说。
朱斌告诉记者,期货公司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设计出了累计期权、障碍敲出期权、含权贸易等多样化的新型工具,并根据企业在套期保值中因税点而调整的套保比例设计了多比例无风险实值期权保值模式,丰富了企业的避险工具箱。与此同时,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南华期货与第三方企业合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创“保价订单”一条龙一体化的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最大化满足市场对于价格波动导致经营成本增加的期现套保需求。
今年行情大涨,多数企业特别是终端加工和消费企业更加注重风险对冲,企业对于利用衍生品做风险对冲的诉求明显增加。“对于期货公司而言,需要在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加强对客户的培训。同时,随着期货经营机构可开拓的业务类型增加,期货公司更加强调场外、期现上与实体企业直接合作,满足企业风险对冲需求,同时解决企业自身专业度不够的问题。”李强说。
记者发现,在行情波动较大时,不少期货公司均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产业供需变化对产业的影响,走访产业客户,进行调研和了解产业实际的困境和诉求。“公司会加强风险管理工具的宣传,辅导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加强原材料的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平缓原料上涨对生产经营和利润的影响。”景川说。
丁丁介绍,“在套保交易策略上,我们会给客户推荐更灵活和丰富的一些策略,比如基本面仍然强但阶段性面临政策调控的品种,我们会建议客户除持有期货头寸外,再利用期权等策略进行阶段性的风险规避。”
不难看出,面对行情的大幅波动,产业客户希望借助期货及衍生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非常迫切,他们不仅对期货公司提供的研报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希望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帮助它们转移价格波动风险。
李强介绍,行情波动大,一方面客户需要直接的风险对冲方案,同时企业对于行情方向的研判需求增加。在具体操作层面,企业对于不同工具的使用也更加关注。期货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强调可落地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给客户,例如在场外期权方面,需要根据客户对市场的判断,给出更具性价比的期权策略,以降低成本,并能实现企业目标效果。另外,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客户的业务中,以实现企业更加直接的风险对冲效果。
据景川介绍,物产中大期货借助期货、期权、含权贸易以及远期报价等多种形式来降低产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稳定供应和需求,来稳定其生产经营。“在服务产业客户上,我们重点加强原材料的风险管理策略的运用,根据客户自身经营规模和节奏灵活制订相应策略。”景川说。
丁丁认为,相对产业客户而言,期货公司是“行业外机构”,这对研究员的产业熟悉度、研究视野开阔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货公司应立足于培养既能深入产业搞清楚利润传导逻辑,又能利用信息数据等先进工具来进行价格趋势分析的复合型研究人员,来更好地服务产业。
他认为,期货公司要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倡导客户理性投资,同时要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尤其对下游的产业客户,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找到痛点,通过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和仓单服务业务为产业客户缓解经营困难和融资困难,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目前,不少期货品种的期权相继上市,期货公司也从单纯的经纪商、通道业务,变成了衍生品综合服务的提供商,期货、现货、衍生品的组合服务方案或者结构化服务产品将更符合机构化投资者的需求。“我们的研究员目前均要求策略输出涵盖期货、期权甚至是场外业务多个维度,这样就会使得工具使用更为灵活及高效。”恒力期货副总经理孙朝旺告诉记者。
高位振荡,大宗商品已站在方向选择的十字路口
目前商品市场仍然处于海外通胀复苏的预期内,各个国家暂未出现明显的宽松政策转向的情况。同时,复苏初期需求端的恢复速度相对快于供应端,造成了多个品种出现了短期供需错配的矛盾,价格上行较快。
李强认为,目前大宗商品供需错配的情况仍未扭转,近期印度仍深陷第二波疫情,孟加拉国、泰国、越南均先后出现疫情反弹,原材料流通再受干扰,制造业订单向中国转移的预期上升,供需错配的情况甚至有阶段性加剧的可能。这或使得短期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为避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进而对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伤害,近期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出手,保供稳价,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政府及时的干预行为或能起到用时间换空间作用,一方面为供应恢复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三季度国内消费也将迎来阶段性淡季。
景川也认为,本轮商品市场的牛市基础仍然没有改变,就目前看,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是基本面的变化,二是政策面的变化。从基本面来看,下半年海外经济仍能延续上半年的景气程度,经济复苏会继续带动和海外消费相关的有色、能化等商品价格;但国内方面,在“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的高压下,房地产行业增速中枢下移,对于下游需求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政策面来看,此前召开的两次国常会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的指导意见会对市场进行降温,但另一方面海外市场比如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会对商品需求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下半年全球定价的有色和能化相对看好,而国内定价的黑色系相对看平。
“短期商品市场可能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品种间的分化将加剧,不同品种间受到海外通胀传导力度不同,政策导向与供需转换节奏较快的环境下市场也会经历比较大的波动。”朱斌说。
不过,丁丁则认为,夏季大宗商品将进入一个高位的宽幅振荡阶段,既有支撑价格的因素,又有压制价格的因素。在金融层面,一方面国常会启动了对于大宗商品投机进行降温的组合拳,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仍然处于相对宽松和充裕的状态,因此前者构成压制,后者构成支撑。
展望未来商品走势,孙朝旺也认为,短期内呈现高位区间振荡的可能性较大,近期涨幅较大板块出现修正行情也在情理之中。从近期的走势上看,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已经出现了修正行情,尽管调整之后价格呈现宽幅振荡,但市场的高涨情绪已经有所缓和,这一点从持仓数据就能看出。从中长期看,市场能否真正降温主要取决于能否解决供给制约。
在丁丁看来,当前最重要的是关注美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演化,如果出现美元的大幅反弹则会出现商品价格向下较大幅度波动,其次就是如果国内的财政政策以及美国的基建计划下半年有所推进,则会推动商品继续上行。总体来说,波动幅度会加大。
在上述受访人士看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仍需要提防商品大幅波动的卷土重来。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看好商品的中期行情,更多地应该采用低杠杆或者无杠杆的中期配置策略,或者选择无方向做多波动率的策略,或者是使用期权做价差策略。对于专业交易员而言,如果杠杆水平较高,同样应该做一些期权上的保护。对于实体企业而言,需要意识到的是,今年以来最重要的特征是产业链中上游对于中下游的利润进行挤压,这个挤压的过程不易很快结束,应注重做好成本的对冲或利润的锁定。
走出误区,企业套期保值守住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参与套期保值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总的比例仍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参与其中的也多数为大型企业,小企业参与较少。
事实上,目前,各产业对于期货工具的认识已在逐步提高,但在“活学活用”上还是存有一定的难点。由于保证金机制的存在,有些企业在应用期货工具时没有完善的保值策略,容易出现把套保做成单纯投机的行为,起不到原本的保值作用,甚至出现自有资金的大幅亏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轮行情中,有些企业因价格上涨过快、过高,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甚至脱离了套保的原则,由套保改为投机,去博超额利润。
“产业企业面对此轮行情,是较为被动的,行情走势是出乎产业认知的。此轮行情仅以产业的逻辑无法理解波动幅度和速度,一些企业存在从套保到投机的现象。”戴煜敏称。
对此,霍东凯也认为,从投机性出发参与期货的企业,是希望获取更丰厚的行情利润,他们对期货工具的使用能力更加薄弱。
实际上,目前企业参与期货套保仍有较多误区。据蔡拥政介绍,最典型的就是期货市场只能盈利不能亏损,亏损等于套期保值失败。这样的主导思想下,企业期货操作人员过于关注市场价格波动,被市场价格带节奏,患得患失。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以套期保值的名义上进行投机,在套保建仓基础上频繁买卖,脱离现货敞口风险管理,实际还是以期货盈利为目的。
“长期来看,企业利用期货保值必然是削峰填谷,实现长久稳定经营。如果仅从一时的账面盈亏去判断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成功与否,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这也是很多企业对于期货保值想参与又不敢参与的重要原因。”上述铝锭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种现象是阶段性的,随着企业对期货工具应用的更加得心应手一定会有所转变。”霍东凯认为,产业企业应始终从自身生产经营出发,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去使用期货工具。
“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时,应坚持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初心,应关注采购的原料与卖出的产品之间的价格管理关系,根据原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来选择一个比例参与套保。”邵世萍称。
“一般而言,企业风险对冲合理比例可以设置在0.8—1.2之间,企业可根据对行情的研判来确定套保比例,这既可以实现风险对冲,也可以有一定的方向性收益。”李强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时,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期现市场产业链供需、基差及政策面进行数据及产业链分析。“一方面,依据产业链特点优先在订单销售、原料采购成本管控、库存管理方面寻求期现结合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利用衍生工具解决业务痛点问题,如对锁定价格的远期订单,利用与供货期相对应的期货合约进行成本端对应锁定。”蔡拥政称。
“此外,企业要逐步推进套保体系建设工作。运用价格体系在先,运用套保工具在后;企业内部先建立制度在先,开展业务在后;培养人才在先,套保业务在后;研究分析在先,推进业务在后。”蔡拥政表示,在自身套保体系逐步成熟的背景下,将衍生品风险管理应用延伸至产业链的下游客户群,增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黏性,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平稳。
走出套保误区,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也需要有专业机构加以引导。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市场化风险管理的提供者,期货经营机构应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主动应对价格风险,提供综合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实体企业日益复杂的风险管理需求,稳定企业经营发展。
“近年来,期货行业非常重视投资者教育。”朱斌表示,期货经营机构应该及时归纳总结、认真梳理服务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同时加强行业内交流学习,促进成熟模式的推广和运用。此外,期货公司本身也应该加大投入,增强风险管理产品设计能力、定价能力和交易能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并且精准度高、贴合度强的风险管理产品,满足企业需求。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DF318)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头条:
[财经]多部门发布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股票]鸿蒙概念热度空前!10只股涨超10%
[基金]中央放大招:共同富裕示范区来了
[全球]美联储一次性抽水5000亿!市场能承受吗?
[美股]美三大股指齐收涨黄金股集体走强
[港股]王传福:华为手机大部分我们造的
[期货]新一轮维也纳会谈即将开始
[黄金]马克龙敦促G7出售黄金储备
[外汇]潘功胜: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
[新股]网易云音乐闯IPO之际子公司违规受罚